迎着冬日的朝阳踏进了寂静的村庄,当我们再次步入这户农家小院,小女孩看见我们匆忙朝屋内跑去,出来迎我们的是孩子的伯母,很不耐烦的说:“你们又来了,反正孩子是不会跟你们走的”。此时那个女孩倚在门旁看着我们,同来的当事人走到女孩面前说:“你怎么不叫妈妈,难道忘了我吗?”小女孩什么也不说,倔强的望着远方,粉红的小脸蛋上挂着泪珠,王法官过去拉起小女孩的手,替她捋着脸旁的头发,轻声对她说:“跟你妈妈走吧”。可是小女孩只是不停的摇头,一边挣脱了手冲着她妈妈说:“你走开,我和弟弟都不想见到你,你不离婚,爸爸不会死,是你害死了他”说完,跑进里屋关上了门,任凭王法官怎么叫她门始终未开。
这是法庭受理的一起抚养纠纷案,本案的当事人与其丈夫离婚后,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随其父亲生活,两年后父亲又因车祸身亡,两个孩子只好跟其大伯一起生活,当时本案的当事人正在拉萨打工,并长期居住在那里,听到这个消息,远道而来要求带走两个孩子,起初孩子的伯父不同意,经王法官调解总算同意,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两个孩子的意愿。
返回路上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当事人只是默默的哭泣,并不时的请求我们想想办法,我们心里非常沉重。此时任何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刚才的一幕让我们感到案件的复杂和沉重,同时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回到法庭,王法官决定将所有当事人再次传唤到法庭进行正式开庭审理,开庭那天两个孩子的伯父母及其它亲戚挤满了审判庭,两个孩子始终躲在伯父母后面,不肯露面,庭审中伯父母均表示同意让母亲带走两个孩子,可是他们怎么劝说两个孩子,均不起作用,执意不跟母亲走,母亲的低泣让法庭显得更加沉寂,除了同情,谁也无能无力,过了不久她又请求王法官:“如果孩子不跟我走也可以,说明伯父母待其很好,现在只要他俩能认我这个妈,我就知足了,我会经常来看他们,并负担他们的学习费用”,听了这些言语, 看着这位母亲无助的神情,王法官毅然走向两个孩子一手牵一个来到母亲面前,让他们叫妈妈,可两个孩子挣脱小手把头埋得更低了。这时王法官又牵着两个孩子走到办公室桌前,让他俩坐到审判桌旁边的椅子,回头打了一盆热水,拿着毛巾对两个孩子说:“看你俩长得多俊,只是手和脸有点脏,来,阿姨给你们当一回妈妈,帮你们洗一洗”,此时我看到小男孩的一双小手又皴又黑,手腕处的黑垢似乎积累了很久。脸上和上唇的鼻涕抹擦得横七竖八,甚至结成了黄色的干痂,我看着有点恶心,但王法官不仅细心地给他们洗手,而且把鼻涕都扣洗干净了,还给小女孩梳了头,一边还不停地向两个孩子问着问那,告诉他们做妈妈是多么的不容易,孩子没有妈妈多么的可怜,此时沉寂的法庭变的热闹起来,开始有了说笑。有说孩子漂亮、好看的,有说王法官工作细心 的,更有感叹孩子命苦的,两个孩子洗完后小脸变的光鲜可爱,而且还依偎在王法官的身旁,显得格外的亲切,王法官不断鼓励他俩去叫妈妈,可是两个孩子只是羞涩的笑笑,在场的所有人都在鼓励孩子去叫妈妈,这时王法官又一次牵起孩子的手走到母亲前面,再次鼓励两个孩子,其中小一点的孩子终于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一把搂住两个孩子放声大哭,两个孩子也放声大哭。在场的人们无不为这一幕动容,都在默默擦拭着眼泪。看到这一幕,我泪眼朦朦,搁笔走出屋外,院外异常的宁静,和煦的阳光倍感冬日的温暖,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异常的清爽,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无法想象有多少个夜晚母亲呼唤女儿,展转难眠,又有多少个夜晚,女儿梦归母怀,唤着妈妈从梦中惊醒,人间的爱,怎能一纸判文了断,我感叹王法官的气度和涵养,感叹她的执着,她对本职的热爱和全身心的投入及对法律的尊重和维护,是她人格魅力的体现,同时也展现了当代女法官的风采,而且更可贵的是她用母性的温柔换回了失去的爱,捍卫了一个家庭 。
当我再次步入审判庭的时候,已是洋溢着欢笑,母亲牵着两个孩子的手,请求王法官允许让她带着孩子上街拍照合影并为两个孩子购置一些学习生活用品,谁还能阻止这么美好的请求,她边走边不时的向王法官道谢,所有人都跟着他们娘三人走出法庭的大门,站在大门口一直目送母亲牵着两个孩子,消失在路口,很久没有人出声。
虽然本案没有如当事人所愿带走孩子,但是她们经历多年的磨难,终于相亲相爱,对参与此案的所有人来说,已是莫大欣慰和由衷的快乐。
很多年过去了,小女孩忧伤的倔强的眼神,王法官牵着孩子的手及母子三人远去的背影,时常在我的记忆中闪现,时常的激励着我,让我更加确信,法官不仅仅是正义和公平的守护者,也是爱的守护天使,守护着爱,让人们在爱的召唤下改邪归正, 让人们在爱的沐浴下互谅互让,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