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研讨 > 调研成果
执 行 法 官
分享到:
作者:麻志萍  发布时间:2014-01-26 10:50:35 打印 字号: | |

 

 

黑暗笼罩着即将到来的黎明,孩子走向学校的背影消失在房前屋后。总喜欢用完早餐在餐桌旁静静的沉思,今天约了谁呢,今天有谁来交钱呢,有两个案子该写执结报告了,57号案子得去趟银行办理冻结手续……….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执行法官,每天的执行生活就这样开始。 

春天的高原仍然寒风袭人,办公室显得格外温暖,桌脚的那盆吊兰娇嫩翠绿,多次忘记浇水而枯黄,又多次浇水后绽放嫩芽,却是如此的顽强,桌上的案卷一摞一摞的,我看着它们,它们也注视着我,仿佛不断向我倾诉,不断的责问我“我的问题你怎么解决?”。

像往常一样将一摞摞案卷一个一个的进行盘点,清点着摆满桌面的案卷开始规划这一天的行程。

楼道里嘈杂的脚步声,敲门声提醒我已八点半了。当事人的来访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接待当事人,接受当事人的询问、质问和指责是每天工作必经的程序,当事人就像是主考官,不断向你发问,唯独与考官不同的是,他们对回答不满意时可以拍桌子,指责、谩骂,还可以哭哭啼啼的发泄自己的不幸,连同对审判案件的法官的不满一并向你抛来,你必须耐心、细致的释法析理,说明执行进展情况,协商执行对策,使出浑身的解数来应对,来招架,对于无理取闹者、耍赖对抗者还要义正严词的予以训斥,当然也有恭恭敬敬者,不声不响的来听几句话又不声不响的走开,但我们的心一样也为他们牵动着。

有时感觉执行人员像医生,办公室好像是诊所,当事人是前来就诊的病人,都是那么急切的等待着对症下药。

稍有不慎或懈怠,他们就会踏上上访之路,而你将会面临上报汇报材料,或者接受领导的批评和指正,有时领导的“马上办理” “尽快执结” 等等批示,如同一种无形的压力,沉重而郁闷。

热热闹闹的会见当事人结束后,向局长汇报请示,然后提着公文包坐上警车踏上执行之路,看似威风凛凛,谁能预料前行的路上是艳阳高照还是暴风骤雨,是一帆风顺还是暗礁险滩。

每天外出走街串巷、走村串户,好像是猎人寻找猎物,被执行人的财产是我们的猎物,我们搜查拍照、查封扣押、登记笔录;又好像是侦探,被执行人的行踪是我们暗访的对象,我们查找线索、布控蹲守、围追堵截。

一个执行案件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制定方案、协调和解、强制执行财产、冻结划拨存款,有时为了查找执行线索还要同他们周旋,斗智斗勇,当不得不采取拘留措施时顽固的被执行人缴纳了案款,我们赢了,赢的那么艰辛,申请人满意的笑脸让我们欣慰,感激的话语暂时缓解了我们一身的疲乏。

执行就是这样忙碌奔波、风尘仆仆,执行就是这样牺牲奉献、辛苦劳累。上至国家机关下至农家炕头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上至重要人物下至普通百姓均在考验着我们的勇气、胆识和智慧。

有人说执行局的人都是铁匠(俗称言语、行为与常人有异的人),可是谁能体会到忙碌辛劳的执行生活,面对的总是需要排忧解难的贫困群体、弱势群体,面对的总是希望在执行这最后一道防线上挽回自己利益的人,你柔声细语的对待被执行人可行吗?你给被执行人有机可乘可行吗?你谅解、同情被执行人,申请人的权利谁来保障?没有铁匠般的吃苦耐劳,没有铁匠般的耐心执着,没有打铁式的坚定、有力的思维方式能抵御种种诱惑秉公执法吗?

执行难不仅仅是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不是无法穷尽执行措施,而更多的是被执行人不服法院的判决,无法化解与申请人之间的积怨,一纸判文敲定了输赢,申请人利用法律维护尊严、赢得权利,这不是法律白条,是权利的象征。但是,没有权衡利弊的权利观念充斥着他们的善良、充斥着他们的宽容。

有很多人文化素养低,别提法制观念,就连做人最基本的诚信观念更是荡然无存,不履行调解协议、和解协议已成常态,他们以为托人情、找关系就可以摆平一切,就可以无视法律的裁决,也就可以视法院裁判为一纸空文,面对他们,执行法官如果没有高度的正义感,没有发自内心的良知和责任,就会被他们利用,就会迷失方向。

社会在转型,人人奔小康,盲目投资,盲目签约,一味的贪图利润,想过法律吗?亏损后互相指责、互相推诿,想过亏损后的风险由谁来负担吗?难道执行法官还要为他们摇旗呐喊“诉讼须谨慎,执行有风险”。

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道德修养的缓慢提高总是不能协调一致,用金钱衡量恩恩怨怨,用金钱衡量得与失似乎成为共识,友情、爱情、亲情常因钱财而被摧毁,不觉着心痛吗?

法律意识淡薄,司法权威缺失,财产保全不能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到了强制执行阶段财产已经流失殆尽,执行法官还能执行什么?查找“躲猫猫”人的下落,查找“家徒四壁”人的财产,容易吗?

法院的裁判赋予了当事人某种权利,权利得不到实现难道就责怪这种权利为“法律白条”,为什么不去关注那些不履行义务者,他们在做些什么,还会做些什么,谁为他们的无知和愚昧买单,法律的尊严何在?司法权威何在? 很多人眼里法院成了保险公司、讨债公司,更有甚者把法院当成银行以为一申请就可以拿钱,执行人员好似他的债务人,时时催讨、步步紧逼。

加之无处不在的以权谋私者,贪占小便宜者,法律素养不高的执法者,执行能不难吗?

面对如此庞大的种种社会弊端,执行法官势单力薄,但是面对执行请求—这一神圣而又沉重的人民嘱托,执行法官能退缩吗?人民厚望何以回报,和谐社会何以实现。执行之路任重而道远。

每当夕阳西下,重新盘点桌上的案卷,执行到位的案款、案物,了结的案件,未了结的案件,在脑海中旋转,喜悦与烦恼相伴而生,得与失如影随行。桌脚的那盆吊兰依然翠绿、生机勃勃。华灯初上,家是歇脚的港湾, 亲人的关爱如同冬日的太阳,暖暖的。相信明天太阳依然升起,万物欣欣向荣。

 

 

责任编辑:瓦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