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加强审判管理 提高审判质效
——大通法院2014年上半年审判质效考核指标居全市第一
分享到:
作者:邹远萍  发布时间:2014-08-22 08:40:46 打印 字号: | |

2014年上半年,我院按照“强化领导、理念先行、提升质效”的工作思路,以全面提升审判管理效能为目标,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审判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审判质效。2014年上半年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227件,结案1818件,在全市基层法院审判质量效率评估通报中,公正指标值为78.74,效率指标值为96.79,效果指标值为97.16,权重后综合指标值为89.68,再加上加分指标分值,总质效分值为98.285分,在全市四区三县基层法院审判质效评估指标考核中排名第一。我院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审判运行态势的分析,把好审判脉搏。院长每季定期主持召开审判管理工作会议,对全院审判质量效率指标进行通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找短板,研对策,努力使指标均衡发展。审管办注意调研发现影响审判质效的突出问题,及时向主管副院长汇报,不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议,并对优势指标和弱势指标进行点评,及时解决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强化网上办案软硬件设施,推进网上办案。我院把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审判员、书记员进一步强化网上办案意识,全面了解、正确掌握案件流程管理规定的内容,加强网上办案能力,狠抓关键节点;审判员、书记员职责权限明晰,网上办案任务分解到办案人员、书记员手上,抓好落实;各业务部门找准自己的短板,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审判管理部门不断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督促相关部门纠正。

三是加强流程管理,严把案件质量关。根据中院审管办的要求,案件网上办案的各个节点要按案件进度同步录入,我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把网上办案的各信息节点严格落实到审判员,实时跟踪检查,审管办严把结案关,未能按规定完成网上办案流程的案件,特别是应由主管领导签发而未签发的案件,一律不予结案。目前为止,我院网上办案率全部达到了中院的要求, 实时动态监督时案件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

四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阳光司法,全面实现三大公开平台。今年以来我院把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采取相应配套措施,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经过近三年来的努力推进,初步建立了以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和法院信息平台为中心,以法院专网为依托,以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为平台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促进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与技术保障,完成了从传统粗放型审判管理模式向精细化、信息化、全面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公开,极大提高了工作效能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五是加强审限督办催办,以科技手段让审理提速。我院充分运用法院内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监管各庭室办案进度。发现庭室存在案件立案后审限快到期却还未走完前期法律程序等可能导致案件超期的情况,即时进行登记,通过电话、内网信息平台和审限预警通报等方式及时催办,由主管副院长及时督办,着重从审判流程预警环节入手,将审限预警的个案,采取督办到人、通报到庭的策略,从而达到提升案件审理速度,缩短审理期限的目的。同时加强对审限延长、中止、扣除等案件管理,对于案情复杂在法律规定审限内确实无法结案的案件,严格履行延期审批手续,办理了延审审批手续的案件必须在延审时间内尽量办速办结。

六是强化定期通报制,让审判提质。分季度和半年度对各庭室办案进度和案件质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通报,强化法官的责任意识,将考核指标直接纳入季度、年度绩效考核,以出台的29项指标为龙头,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审判质量与效率。

责任编辑:仁钦达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