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判研讨 > 调研成果
小法庭大作用
——长宁法庭司法为民记实
分享到:
作者:陈嵋情  发布时间:2017-05-10 10:49:44 打印 字号: | |

        我辖区内的居民严某某已过耄耋之年,可家庭却并不幸福。由于和儿子、儿媳关系不好,他长期寄住在女儿家中,日子过的倒也平顺安康。可是这一年来,由于老人的十余亩土地被国家征用,六十余万的土地补偿款从天而降,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

        今年三月,老人在女儿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长宁法庭,未语泪先流。老人从钱说起,一直说到儿子的无情、儿媳的冷淡。短短的三个小时,我们好像也经历了老人的一生。老人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看着老人殷切的目光,我们真能把这一家人的矛盾彻底解决吗?真的是金钱夺走了亲情吗?通过走访了解,我们发现现在这个家庭的矛盾已经无法单纯地评说对错。如果可以合理地分配土地款,那么老人还可以有一个平静的晚年。为了达到调解的目的,我庭工作人员先后三次上门调解,了解双方的意见,确定矛盾争议焦点。前两次双方还算客气,但第三次见面时,由于过去的积怨太深,大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场爆发,最终前期的工作全部白费。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经过全庭人员讨论,我们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大家对法院的调解寄予了过高的希望,我们用力过猛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原、被告的矛盾通过一次调解是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如果放任当事人旧事重提,那么就会产生新的矛盾,导致本案无法审理。为此,我们法官调整了思路,向双方讲清了利害关系,稳定了大家的情绪,最终使大家针对土地赔偿款达成协议。原告严某某在调解结束后,从法官的手中领走了现金二十五万元。

        也许,他们的关系无法恢复到从前,但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他们之间的坚冰会逐渐融化。

责任编辑:谭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