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根据采访安排,小编以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好奇和视角,专程赶赴大通县人民法院,用镜头和笔墨实时探寻基层法院工作的一天。经过和法院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同志一番简单的寒暄,说明来意,敲定了我们的采访路径。
法警——法院安全保卫的忠诚卫士
早上8:15分,迎着朝阳,随着金属探测仪、x光机、访客一体机“滴——”的一声启动,整理着装,集合,佩戴好装备。司法警察马晓峰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法院司法警察除了日常安检、值庭、人犯看押等工作外,还承担了协助送达、协助执行等任务,可以说,司法警察的工作贯穿整个法院工作的始终。在法院司法警察虽然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当单纯,但负责安全大事,丝毫不容松懈和马虎。在执行庭审安检任务时马晓峰始终一丝不苟、严查细看,做好每一次安检登记。
在马晓峰看来,安检作为进入法院的第一道大门,既要严肃负责,也要耐心周到。有时安检,有些当事人情绪激动,甚至态度很不好,个别情况下,有些当事人随身携带刀具、违禁物品试图进入法庭,对此类问题和可疑人员马晓峰始终保持高度警觉,认真仔细安检,以保护法官、当事人及他人人身安全。马晓峰向记者讲述了令他印象最深、也是让他后怕不已的一次执勤经历。一天,马晓峰和法警队的同事们像往常一样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对来访当事人进行着安全检查、核实身份,一位来访的女当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名女子神色慌张,眼神飘忽不定,在看到所有的当事人都需要安检时,她紧蹙眉头,手中紧紧地攥住挎包,在快轮到她接受安检时,女子忽然转身就走,说自己有事下回再来,马晓峰察觉她神色异常,心下一凛,跟着她的脚步就追了出去,只见女子快速离开安检区,从包中抽出一个用纸包住的长条形物品,并慌慌张张地将其丢入垃圾桶中。马晓峰快步冲上前去将她丢弃的物品翻找出来,打开报纸一看竟是一把十几公分的刀具,立即向领导汇报情况,获得批准后将女子带至警戒室查验女子身份信息并将此事告知主审法官。盘问时女子说出了实情,原来她是一起离婚案件的女当事人,因长期与丈夫不和,产生了极端想法,想在案件结束后用刀刺伤丈夫,再自杀,如果马晓峰当时没有及时发现这一危情,后果将不堪设想。听着当事人的叙述,马晓峰不禁心有余悸,很庆幸自己当时认真盘查,没有随意将其放行。通过这件事,马晓峰进一步感到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2018年法警队共查获控制当事人随身携带刀具试图进入法庭的危险事态11起。
除了日常的安检工作,法警队的另一个职责就是做好来访群众的接待工作。法警接访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法院的看法和评价。马晓峰始终以人民公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量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当事人咨询找人时耐心周到,他会及时引导他们去诉讼服务中心或者法律援助中心;在法官外出办案时他会主动帮助当事人联系法官,告知当事人法官具体接待时间,让他们不用一直苦苦等待。2月27日,刑事审判庭开庭当天,马晓峰和同事共进行安检接待293人次,打电话106次,查验随身物品197件。
法官助理——法官的得力帮手
“你好!我要起诉需要什么材料?”听到当事人的询问,正在梳理月底案件数量的立案庭法官助理鲜丽萍,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耐心细致地将立案所需要的材料一一告知,为防止当事人听不清楚、丢落材料,鲜丽萍还将材料及注意事项列成清单逐一讲解,以便让当事人听得清讲得明,让当事人少跑冤枉路。
目送着当事人离开,鲜丽萍告诉记者,这已经是早上上班以来她接待的第五个当事人了,而这会才刚刚9点半。今天还不算忙,忙起来有时候1个小时要接待10几位当事人,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不过看到当事人一大早冒着寒风等在诉讼服务中心门口,她也顾不得自己的辛苦了,只想着抓紧时间接待,多解答一个问题,多接收一份诉讼材料,为他们尽快解决纠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鲜丽萍作为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的法官助理,远不像她看起来的那么轻松,除了要接待当事人、解答当事人的咨询,还要接收立案材料、登记立案并做好登记台账,制作、扫描并同步生成上传电子卷宗,随机分案并将案件分送给相应的法官签收,送达相关文书,录入送达及诉讼费缴纳的相关信息;每到月底,还要梳理案件的种类和数量,确保数据采集真实有效…… 鲜丽萍指着办公桌上厚厚一沓诉讼材料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我今天刚收的案件,每天我这里都是从无到有再到这么高,我就一件一件把它们录入立案系统‘消化’掉,每消化一个,我都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这些,都是我辛苦劳动的成果!”
同为法官助理的马媛,却有着与鲜丽萍不一样的忙碌。她是刑事审判庭的法官助理,马媛的工作更侧重于协助法官完成案件的整个流程,除了接待当事人及当事人家属,还有草拟裁判文书、做好庭前准备工作、送达相关文书材料、协助法官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等。 “我的其他工作都比较琐碎,唯独做好庭前准备工作以及草拟裁判文书,这两件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更容不得半点马虎。”马媛向记者说。
开庭审判直接体现了法律的神圣和严肃,如果在开庭之前没有充分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就会导致庭审不规范、庭审效率不高等问题,不仅耽误了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以及当事人的时间,还会对法院的形象造成损害。开庭前,马媛根据主审法官的要求,先要在数字法院庭审系统中预约庭审时间和审判法庭,并及时告知当事人、代理律师及公诉人,避免错过开庭时间;如果当事人无法准时到场或是有其他特殊原因取消开庭,要在第一时间取消预约,否则极易造成审判资源的浪费。除了预约,开庭前的准备工作还包括查阅案件卷宗及证据材料、调试话筒音响设备、查看庭审直播录音录像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等,每一项都需要十二分的细心和耐心,一一确认无误后才能正式开庭。 除了开庭准备相关工作,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撰写裁判文书。裁判文书是依法裁判的依据,是反应案件审判流程的关键所在,不仅要讲清楚案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更要充分体现证据规则和运用法条及裁判逻辑,案件的审理是否合法合规,引用的法条是否恰当,法官的释法明理是否让人“心服口服”。所以不仅要保证裁判文书书写规范,更要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讲明情理和讲究文理。
“我经常感觉我的脑子不够用,很有危机感,刑事案件种类繁多,刑期跨度也比较大,我必须经常充电才能保证自己能够胜任法官助理的工作。”短暂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马媛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
法官——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来到下一个采访点----城关人民法庭,临到法庭门口,大老远就看见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法官车献奎的办公室,看到车法官一大早就和同事们紧张忙碌着,他们正在做庭审前的准备工作…… 今天审理的案件基本和往常一样,也是一件比较棘手的离婚案。为了妥善审理该起离婚案件,该案自立案到现在,车法官多次找原、被告了解案情,并花一定时间详细查阅卷宗,充分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对案情进行全面梳理。由于在上次庭审中,被告虽同意离婚,但在退还彩礼方面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今天是该案第二次审理,在车法官看来,今天无论如何要把握好机会,争取案件妥善审结,因为后面还有十多件案件等待他抓紧审理,不然会超过审限,影响审判质效和法官绩效。 第二次庭审于上午9:30分准时开庭,双方当事人也按时到庭应诉。考虑到离婚案件的相对复杂性,为有效化解双方当事人矛盾纠纷,平息干戈,使案件审结后得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车法官首先采用庭审调解方式审理此案。
在近两个多小时的庭审中,车法官尽力调解,但双方当事人意见分歧很大,没有丝毫积极进展。在此情况下,车法官审时度势,对该案果断做出了判决处理。
同样是处理离婚纠纷,根据案件的棘手程度、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处理的方式也不同。记者最后来到民事综合庭时,何翠萍法官正在调解一起离婚纠纷。
“既然你俩是自由恋爱,说明感情基础还是好的,再考虑到孩子年纪还小,被告又没有什么不可救药的坏毛病,我劝你还是冷静一下,认真考虑考虑吧。”原定于9点开庭的一起婚姻案件,因被告李某东一直没有到庭,何翠萍法官就跟原告王某花拉起了家常,顺便给原告做起了工作。“唉,当初谈的时候,万万想不到我俩会走到这一步啊!”原来两个人的问题主要是在孩子出生之后产生的,王某花觉得跟老人相处矛盾多了,而且李某东也不能体谅她,导致内心的积怨越来越多,最后走到了法院。“如果两人确实还有感情,那就不要意气用事,一旦按下手印离了婚,对孩子对你们都是伤害。相爱容易相处难,在共同生活中需要双方相互包容、相互体谅啊……”
正说着,李某东匆匆忙忙地赶来了,一进门就给王某花赔礼道歉,希望王某花能给他一次机会,何法官也顺势给李某东讲了一些夫妻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最后,在何翠萍法官和李某东的耐心劝说下,反复思考的王某花答应再给李某东一次机会,提出了撤诉申请。 “
除了婚姻家庭纠纷,我这里处理最多的就是合同纠纷。今天就处理了两件合同纠纷,其中有一个是青海某环保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与刘某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在收案之初,我通过电话进行了两次调解,均未果。今天下午14:30分,我开庭审理了此案。在庭审中充分听取原、被告的诉辩意见、核实相关证据、确定了案件基本事实之后,考虑到被告刘某家在四川,路途遥远,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我做出当庭宣判的决定。庭审结束后,被告刘某拉着我的手,眼含泪花,激动地说“何法官,您知道我家在四川,为案子来回跑费时又费力,您能为我着想,当庭宣判,真是太谢谢您了。”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做法官的,就要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尽可能多地照顾当事人的感受,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如何平衡法理和人情,我想这是我们所有法官都要上的必修课。哎不好意思啊,我接个电话……”看到再次陷入忙碌中的何法官,记者不忍心继续打扰,转身悄悄离去,并为她关上了门。
据了解,2018年大通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合同纠纷案件1332件,审结1198件,占民商事案件的43.36%;受理婚姻家庭、继承类纠纷案件1352件,审结1345件。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占民商事案件的44.01%。的确如何法官所说,处理婚姻家庭纠纷和合同纠纷成为了民事法官日常工作的重头戏,虽琐碎,必兢兢业业;虽重复,也不觉辛苦,只因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梦,一个“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平衡法理人情,捍卫法律尊严”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