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了刚结束不久的司法考试,老实说,作为一个并不是法律专业的人,初次接触法条时,晦涩的专业用语和严谨的用词规则,使我这个外行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轻轻松松。
比如说,“应当”和“可以”,在没有学习法律之前,我觉得,这两者没有区别。甚至在刚开始接触法条的时候,我认为,这些撰写法条的人,都有强迫症。为什么有的时候非要用“应当”,有的时候非要用“可以”呢?不都是一个意思吗?不能理解。
但是随着逐渐深入的学习,和听专业老师的讲解,我能够从字里行间中慢慢地体会出,每一部法律,每一个法条,每个法条中的每个词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可以说,他们是每个参与法条起草者的心血的结晶,他们的背后,可能是无数次的司法实践,凝聚了无数司法工作者的思考和探索。透过这些法条,我能看到司法执法工作者,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
在我看来,所有的法律,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工具,它更是像每一个使用法律者的武器。我们守护公平正义,守护每个人合法的生存、居住、教育、就业等权利得到同等的保障与尊重。我们守护公平正义,守护每个人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而带来的成果的权利;我们守护公平正义,守护每个参与社会合作的人承担着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我们守护公平正义,保障每个案件审判中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保障法益,保护人权,公正司法,严明纪律。
如果说,对国土的守护,是军人的价值,对健康的守护,是医护工作者存在的意义,那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就是司法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何其有幸,我能成为法院的一员。何其有幸,我能与诸位并肩,为守护公平正义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