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在线 > 机关党建
赓续红色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走好新时代公正司法赶考路
分享到:
作者:马媛  发布时间:2021-12-22 17:19:16 打印 字号: | |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时代动员令,凝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主动精神和政治智慧,深刻而鲜明地回答了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未来之问,全面吹响了开启新的历史征程的总号角。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在全面依法治国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描绘了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确立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十九届二中全会专题研究宪法修改,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十九届三中全会站在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高度,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作出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时,再次就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部署,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法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推进全民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自觉运用司法手段维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融入司法实践,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以较小的司法成本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要通过司法裁判,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充分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弘扬真善美、打击假丑恶,褒奖善行义举,遏止歪风邪气,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裁。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依托审判执行工作,积极参与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调动全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深化司法改革、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探索建设智慧法院,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规则体系,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以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人民法院要牢记“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不忘初心使命,强化“赶考”意识、“答卷”意识。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中汲取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时刻保持争创一流、担当作为的奋斗激情,在数往知来中砥砺激情斗志,在经验教训中树立正确目标,维护司法权威,永葆为民情怀,提高司法能力,把对人民群众的深情融入到司法审判工作中,把人民呼声和司法正义作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第一信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马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