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
法院诉讼活动是否取消?
那是万万不行的!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大通县人民法院干警踊跃下沉参与防疫工作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审判执行主责主业,积极运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线上庭审途径开展工作,通过有事“网上办”、开庭“云端见”,及时开辟执法办案线上“战场”,实现疫情防控和诉讼活动“两不误”。近日,大通县法院院长、案件承办法官蒋清燕通过委托送达及“云听证”一系列信息化举措顺利审结一起执行异议案件。
亮点一:委托送达提质效,兄弟法院来助力
由于正值全国疫情反复期间,在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且被执行人消极应诉,无法取得联系的情况下,特此委托当地法院对其进行相关法律文书的送达。浙江金华法院在收到委托送达材料后,经过一番周折,在进一步告知释明后,对方终于愿意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及时委托律师,在兄弟法院的耐心助力下,委托送达圆满完成。
亮点二: 疫情期间“云听证”,在线法院智慧多
送达可以委托,庭审又如何进行?
在持续紧张的疫情之下听证会的如期进行又成了一大难题。在双方律师均不能出席听证的情况下,承办法官表示不能因为疫情就怠慢工作, 当即决定采用微法院开庭的方式进行线上听证,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开庭正是大通县法院贯彻落实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信息化建设的举措。为确保线上听证的顺利进行,听证前,承办法官及书记员告知双方当事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的使用流程及网络庭审时的注意事项,听证过程中,在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双方通过平台顺利完成举证、听证。整个听证会过程规范、有序。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开创了当事人在家中就可以参加法院诉讼活动的先例,既响应了国家疫情防控的号召,减少了疫情扩散风险,同时也是建设智慧法院的必然要求,减少了当事人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审判质效,真正彰显了司法为民的宗旨,此举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与支持。大通法院将牢牢抓住司法为民的主线,努力在智慧法院建设上加力,将诉讼便民服务贯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