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辞旧迎新守初心 奋楫扬帆启新程
——“天平护蕾”守护未成年的你
分享到:
作者:马昕雨  发布时间:2025-01-02 08:57:58 打印 字号: | |

四季更迭,万物枯荣,辞旧迎新,初心不渝。我们循着时间的脉络,回顾2024年的成果。2023年6月19日,全省首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基地“天平护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室在大通县第七中学挂牌设立。过去的这一年,工作室秉持法治初心,以法之剑,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这一年,工作室开创了“1+2+N”普法模式,助力青少年普法工作。在学校成立法治委员会,由学校校长任委员会主任,法治副校长(法官)和辅导员任副主任,再由2名教师、3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2名家长任法治委员。其中3名学生代表担任法治宣传大使,让学生自己成为法治宣传的“主人翁”,充分发挥自己在普及法律知识中的主体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他们在经过法官法治专题培训后,以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向身边的同学、老师以及家长传递法治理念。

这一年,工作室广泛开展法治宣讲。2024年共计开展法治讲座10余次,受众师生达400余人,用青少年听得进、看得懂、能理解、愿遵守的语言和形式接触到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知法于心,守法于行。开展了暑期未成年人生态普法宣传活动,邀请两个社区暑期在家的20余名学生赴本院设立的大通县塔尔镇东庄村的“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开展“法院引领假期环保路 未成年人绽放绿色梦”普法宣传活动,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破坏环境所带来的严重法律后果,引导同学们不断提升法律素养,培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这一年,“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反校园霸凌主题活动顺利开展。2024年3月,工作室联合大通七中开展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平安校园的“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宣誓活动。活动中向全体师生开展了安全教育,普及了防性侵、防欺凌、防暴力伤害等知识,引导大家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这一年,由法院主编的我省首例《青少年法治教育手册》正式发放。《青少年法治教育手册》由法院根据其审理的真实案例为选材编写,内容丰富,涵盖了民法、刑法两大领域,既有理论阐述、有案例分析,还加入了法官说法,既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也强调法律实践的指导,采用了图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漫画形式幽默生动地展示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帮助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是法院与校园深度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丰富学校法治教育资源的主动探索。

这一年,工作室组织学生旁听庭审5期。2024年,组织本县大通七中、大通六中及第四完全小学的学生旁听“帮信罪”“盗窃罪”案件庭审5期,让学生以“第一视角”旁听刑事案件庭审,近距离感受法律权威,沉浸式体验普法盛宴,有助于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法律的庄严和违法犯罪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引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学法用法,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知法、敬法、守法的好少年。

这一年,工作室开展不同主题的“法院开放日”活动3次。通过组织学生们参观立案大厅、审判庭、羁押室、党建文化室、听法官讲法袍和法槌的意义等,“零距离”了解法院工作,接受法治熏陶,培育法治信仰,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庄重,在孩子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

这一年,工作室成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工作室邀请到大通县第七中学的150余名中学生,在大通法院第一审判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模拟法庭,在法院干警及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将青少年身边真实发生的案例改编为剧本,模拟审理了一起涉未成年人故意伤害刑事案件。通过紧张有序、严谨流畅的庭审过程,将真实庭审现场生动展示出来,让学生深度体验法律的威严,感受法律的熏陶。整个模拟法庭过程还被录制成视频课程,成为全县各学校法治教育的教材。

这一年,“警营开放日”活动成功举行。工作室邀请第七中学50余名学生到法院参加了“警营开放日”活动,法警姐姐向学生们介绍了法警的职能,通过实地观摩、警情处置、警械展示和座谈交流等环节,让同学们了解到了法警与公安警察的区别,对法警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面对面领略了不一样的“警色”。

奋楫扬帆启新程,新的一年,大通法院将继续立足工作实际,持续深入打造工作室品牌,探索实行“预、审、防、教、帮”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与学校共建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体系,从法治课堂小切口入手,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以面扩体,开展全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宣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使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走深走实,从源头预防、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推动全县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走在前,作表率。

 
责任编辑:马红艳